你的位置:主页 > 儿童心理 > 宝宝眼里的好妈妈坏妈妈(2)

宝宝眼里的好妈妈坏妈妈(2)

发布: 2011-08-10 07:03 | 来源:中国宝贝网|作者:佚名| 查看:

欢迎光临中国宝贝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文章是:宝宝眼里的好妈妈坏妈妈(2),是有关儿童心理的相关信息,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您能够有所收获,那就是对我们中国宝贝网的全体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以下是完整【宝宝眼里的好妈妈坏妈妈(2)】原文:..........

  孩子既需要“好妈妈”,又需要“坏妈妈”

  年幼的宝宝不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的全部生存、基本安全感的建立,都依赖于亲人的照顾,这注定了他必须要有个能满足他需要的好妈妈。与此同时,从宝宝的心理成长来说,又需要一个坏妈妈,因为“坏妈妈”是促进宝宝发展自己能力的必要条件,适当的不予满足,能为宝宝与妈妈分离、成为一个独立个体创造机会。

  在宝宝1岁以内,妈妈可以满足宝宝的所有需要。但假如孩子已经3岁了,妈妈还在满足孩子所有需要,那就是溺爱了。溺爱孩子的妈妈,自然不是好妈妈。

  有一种“好妈妈”令孩子感觉糟糕

  很多时候,妈妈自己认为的好妈妈,与宝宝内心感受的好妈妈有很多的不同。这是亲子教育的一个常见现象。更有甚者,妈妈认为自己在做一个好妈妈,而宝宝感受到的恰恰很糟糕。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我经常接到一些妈妈的电话,说自己一心为了孩子好,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孩子根本就不买自己的帐。这些妈妈诉说的时候,语气中充满着哀伤、无奈,当然,其中有很多愤怒。她们打电话给我的目的就是一个,让我教她们一些方法:怎样把孩子改造成听话的孩子,或者让孩子可以按照她们的愿望,更好地和她们亲近。她们认为自己是非常好的妈妈,可是孩子不买账,所以非常生气。

  当我听到这样的电话,一般不会和她们讨论孩子现在发生的问题,总是先问她们: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孩子?你是否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孩子的改变,对你又意味着什么?但是,这样的问题,基本都会被这些妈妈忽略,她们根本就不会用心考虑这个问题,只关注自己现在的无力,她们期望我这个身份是心理医生的陌生人给她们一剂灵丹妙药,立刻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她们与我之间的互动,都是以她们内心感受为主的,几乎忽略我的存在。她们在要求我,或者期待我。其实这样的模式在她们与孩子的关系中一直存在,循环着,只是她们很难去意识到。也就是说,她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孩子的需要,更谈不上尊重孩子的需要,进而做一个能满足孩子需要的好妈妈,而是一直在要求孩子满足她们做好妈妈的愿望。正因为如此,孩子终于要捍卫自己了,当然,也就带给妈妈很痛苦的体会。

  “好妈妈”为什么会成为孩子心中的“坏妈妈”

  一般这样自以为是的所谓“好妈妈”,不但亲子关系处不好,与伴侣的亲密关系也会有问题,要么关系紧张,甚至把丈夫吓跑,要么就是自己带着愤怒逃开。

  这好像是个魔咒一般,有个定律。这个定律的循环形式是这样:

  一个女性,内心很害怕犯错,没有较完整的自我价值感。

  ——于是她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去讨好身边的人,特别是丈夫;在牺牲自己的同时,期待着对方能有同样的牺牲回报自己。

  ——但是她得不到期待中的回报,所以很害怕,很痛苦,很愤怒。

  ——当她有了孩子,特别是儿子,就把这样的关系模式放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她们的控制下成长,同样充满着被控制的愤怒,愤怒的同时,充满着奇怪的内疚感。

  ——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矛盾的情感,想离开妈妈。

  ——妈妈害怕了,更想控制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因为孩子似乎是她们成就和价值感的唯一来源。

  ——孩子更害怕,更愤怒,到了青春期,有能力了,终于成为一个对妈妈非常叛逆的人。

  ——妈妈看看没希望了,来寻求帮助,其实是想找个帮手。

  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当然,这是破坏一切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的罪魁祸首。

  妻以夫荣,母凭子贵。几千年的封建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很多人的无意识中,一时间很难改变。很多女性在反抗这种观念的同时,恰恰深陷了进去。她们努力做一个好妈妈,当然是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其实更多的是想塑造一个好孩子。她们内心期待这个好孩子去做出优秀的成绩,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大家可以在街上看到,两个女性聊到自己孩子的时候,一脸满足的,多数是孩子为妈妈争光的那个。那个女性会带着强烈的自豪,或者优越感,对另一个女性说:孩子都这样,我们家的孩子有时候也不听话的。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她的神情中甚至带有上帝的笑容。




【上一篇:婴儿期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下一篇:5个月的宝宝用嘴巴看世界
发表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产品推广

怀孕手册

育儿宝典

营养攻略

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