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儿子凯恩上初三,我因此常常收到课业辅导之类的短信广告。这些广告都声称,自己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拥有来自名校的教师,并且教师们都各有奇招,能让学生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不知怎的,现在的家长常把自己的孩子视作机器,以为只要请些教学方法得当的优秀老师给孩子辅导,孩子就会“生产”出高分或学得更好。对此观念,我只是部分赞同。好老师确实非常重要。然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界定何谓“好老师”。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招生办的主任曾对我讲过,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的是中学时代的教师,而非大学教授。纽约有一位不同寻常的中学教师。他教的学生中,曾有五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得弄清什么样的教师能对一代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学校里,教学风格迥异的老师同样可以培养出获高分的学生—— 一种老师采用的是高压式教学法,势必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种老师会激起孩子求知的热情并使之伴其一生。下面我将举出正反面的例子,让父母们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造高分”的教育结果
凯恩在一所重点中学就读。他的班主任在学校和家长中享有盛誉,是位“造高分”能手。这位老师的教学手段可谓一绝,其中包括责骂、羞辱、威吓学生,使他们乖乖听话,努力学习,考出高分。为了监督凯恩的学习情况,她甚至找来凯恩的同学向他们询问了近一个小时,目的是查明凯恩是否对班里某位女孩怀有爱慕之意。班主任设法斩断少年们之间懵懂的浪漫情丝,为的是让孩子们专心学业。班主任每周都要抽出一天放学后的时间,让学生们在教室里听其训责。内容大都是学生们的近期表现的糟糕之处,需要竭力改进等。班级的总分一直在学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错。但是,几乎每位学生都害怕她,反感她,而且也不喜欢她所教授的英语科目。学生们在无休无止地背着单词、背着课文,不为别的,只为考个一百分。在这样枯燥的循环往复中,学生们丧失了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成了令人讨厌的不得已而为的事。因为对其厌烦,所以学生们是既不想说英语,也不想学英语。这些学生们其实已经死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已经死了。
我曾经问过一位北大的物理学教授,那些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的学生之后的动向。让我吃惊的是,这些金牌得主没有一位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而是转入了其他的领域。没完没了地做练习、做习题已经使学生对物理科目感到厌倦。即便是表现出色的学生,也没兴趣继续研究下去了。这使我对这些竞赛活动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我们到底期望借由这些竞赛达到什么效果呢?
有趣的学习
几年以前,我为儿子凯安请了一位汉语家教,高老师。汉语不是凯安的母语,因为从小在家都和我们说英语,所以汉语成绩大大落后于同年级的同学们,他需要辅导进而赶上其他学生。这位高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已年过半百,显得和蔼可亲,对孩子们也喜爱有加。高老师总爱称赞孩子们,也经常给凯安开小灶。尽管凯安的汉语考试成绩大大低于班级的平均分数,高老师还是让凯安感觉到他在汉语上是不断进步的,这就让凯安有了掌握汉语的信心。凯安从不拿自己和班里其他同学比较,因为高老师从不在意其他同学的表现。高老师让凯安按着自己的进度学习,她使凯安感到汉语既有趣,又容易。不久之后,汉语便成了凯安最喜欢的科目,他相信自己能学好它。第二年,凯安的汉语成绩仍旧低于班级的平均成绩。但凯安学习汉语的兴趣和信心却没有丝毫减退。今年,凯安的成绩已经赶了上来,甚至开始有所超越了。凯安的作文成绩开始持续上升,之后便一直保持在班里数一数二的位置上。而且相比英文书籍,凯安反倒更愿去读中文书籍。凯安对自己的识字能力颇为自豪,他深信汉语是自己的强项。我对高老师真是满怀感激,因为她的教导使凯安喜欢上了汉语学习。更重要的是,凯安很期盼高老师每周的到访,因为喜欢她,喜欢和高老师待在一起。凯安希望自己的汉语成绩出色,能不断获得老师的赞许。
我另一个儿子凯文去年读高一,开始学习微积分。考试时,他得了五分——五分制的最高分。乍一听,你也许觉得他可真不错。不过当你知道了他们全班同学在微积分上都得了五分,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个标准的AP考试,由组织美国高考(SATs)的机构负责实施。)不仅如此,凯文他们上一届也是全班获得微积分满分的成绩。知道这个情况后,凯文的成绩就越发显得无足轻重了。他们为何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原因就在老师格伯先生那里。格伯老师让学生们觉得微积分容易又有趣,每位同学都可轻易掌握,即便是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例外。有些原先讨厌数学科目的女生在上过几次格伯先生的课后,立志选定数学领域作为自己今后的研修方向。每位同学都对格伯老师喜爱有加,在教室的各处都张贴着他和学生们的合影。同学们努力地学习,力求掌握微积分知识,想拥有出色的表现,原因是他们喜爱格伯老师。
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中学阶段最喜爱的化学科目。我的化学成绩非常优秀,曾为一个城市级别的科学博览会做过化学领域课题的研究,因此两次获得该领域的奖项。这些都要归功于我的化学老师特恩布尔博士。她不辞辛劳地对我指导,鼓励我,让我相信女孩也能在化学上表现卓越。我实在太喜欢特恩布尔老师了,我总是希望多些时间和她待在一起。我总会在课余时间找到特恩布尔老师,向她请教化学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想学习更多的超出课堂范围的知识。甚至在我高中毕业后,特恩布尔老师仍会写信鼓励我。而我呢,也会在每次从麻省理工学院返家之后,去看望她。
我们这个城市的某些学校以制造高分学生而闻名。然而,我认为培养出的学生类型比分数本身更加重要。课堂是否满有活力与求知欲,同学们是否愿意积极学习还是学生极度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未能达到老师的期望值?作为父母,你愿意帮孩子找到他喜爱的老师吗?倘若你是教师,你是否愿意真正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对科目的兴趣和信心要么永久保持,要么永远消失。这些影响将会贯穿孩子的一生。
佩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