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就是接收文化的时期。因为成人的学习能力,没有儿童期的大,几千年来文化的传递实在是儿童期的功用。对于个人而言,儿童期就是可塑性的意思。人类的动作大概是靠后天的培养,人类的知识完全是靠后天的学习。人类的知识愈高,能力愈大,所做的事业愈广,所发明创造的东西也愈多,社会的文化因此也就增高了。因此,环境愈复杂,儿童期愈长,学习的机会愈多;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愈快,然后才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所以人的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因此,儿童期的教育是重要的。
●儿童期对于社会方面和家庭方面的意义。儿童是一种家庭化和社会化的主要分子,也是一种改进家庭、改进社会和促进文化的原动力。《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6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关于如何实施儿童期的教育,《儿童心理之研究》详尽论述了儿童身体发育成长各阶段的身体特征,引用国外科学家的测验方法,分述儿童的视力、听觉、触觉机能的发育和感应过程;又对儿童动作发展做研究,从儿童的口、头、手、臂、腿、足各身体部位的作用到儿童对坐、立、爬、走、跳能力的学习,再谈到模仿力、暗示、游戏、玩具、好奇心和惧怕、哭与动作的抑制、知识、学习和言语、美感、儿童绘画、思想、道德问题、男女性的分别、特殊儿童的耳聋和口吃等在儿童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对儿童身心发育、成长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这些几乎囊括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各方面和学习、教育方法的分析、论述,陈鹤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儿童观”的问题。
自十八九世纪后,儿童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762年卢梭的《爱弥儿》出版,书中称儿童本性是善良的,社会是万恶的,呼吁“竭力革除不懂儿童心理和摧残儿童故有灵性的教育”,“使儿童本性得以自由发展,脱离万恶教育的束缚”《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49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1826年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Die ManschenEsziehung)出版。“这种研究,也是因为要求一种儿童精确的心力发展和程序,作为制裁教育的依据。”②③《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49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1828年奈克尔?德?邵休尔所著《前进的教育》(Edueation Proqressive)第一卷问世,书中详论4岁以内的儿童心理,4年后该书第二卷出版,详论4岁以上的儿童心理。“奈克尔研究儿童的目的,不过要晓得儿童道德心能的发展和历程而已。在他的观念中,也以为儿童是将来的成人。”②对于这些研究,陈鹤琴评价道:“从卢梭以及到奈克尔所有的研究,其焦点都是要谋教育儿童适当的根据,所有的发表大抵缺乏科学的精神。”③进入20世纪后,尤其在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的研究大大发展,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代表人物包括克伯屈、雅各比、桑代克、霍甘等。
1921年,陈鹤琴在《新教育》杂志第三卷第二期撰文《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文中开宗明义:“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迫他一举一动要像我们成人一样?”“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西方近现代心理学中儿童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和陈鹤琴对中国儿童心理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实验,是陈鹤琴倡导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