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计划生育提到国策高度,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执行一孩政策,也就是1978年后出生并且拥有亲哥亲姐,都没有获得市场准入资格,性质上等同于刚被被曝光的饿了么黑作坊!
80年代是“一孩儿”政策的全面开花期,作为计划生育被执行的第一代,80后天生就被赐予了对抗多子多孙、重男轻女理念,生来背负叛逆使命。即使有严苛的国策,五千年的观念怎么可能在第一代就能彻底执行,一孩儿是个传说,二孩儿三孩儿是标配,四孩儿五孩儿是传奇。
“一孩儿”是个传说,是铁饭碗才有的标配
那时候城乡区隔尚算泾渭分明,身份也只有三种:干部、工人、农民,养家糊口的模式不外乎两种:吃皇粮的铁饭碗和吃田粮的农户,当“一孩儿”国策和赖以为生的生计相挂钩,此等扼喉之际的选择,是被一撸到底还是积极响应,已经与觉悟没多大关系!
当时吃田粮靠劳力谋生的农户,缴着罚款纳着公粮,谁家也不会只要一个娃娃;吃皇粮的公家人,藏着多少遗憾、经过多少次的取舍,家里才会只有一棵独苗苗,打架有人帮,闯祸一起扛永远是独苗苗们无法体会的感情。大学时有一同学自我调侃,说是父亲拼了连降3级的干部身份换得自己出生的权利,自此仕途得意的老爹再没了升迁的可能,她也算是坑爹一族的急先锋了。
“一孩儿”是个传说,是铁饭碗才有的标配。
铁饭碗都打破了,你还只生一个娃?
80后的各个成长期都处于社会加速发展期,各种制度及政策都是为新的发展形势服务,以至于看起来貌似步步都是坑,各种网络调侃也是层出不穷,毕业工作的段子也尤为经典:读书赶上扩招,大学毕业不包分配了,好不容易找个工作,谈个对象准备结婚买房了,赶上市场经济高潮,房价已经站上珠峰了!
90年代初期开始执行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大学包分配政策彻底结束,下岗潮、下海潮接踵上演,民营企业家也纷纷兴起,作为各项政策摸石头过河的第一代直接或间接体验者,80后在争议中认真前行,在调侃中务实努力,而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让社会呈现出勃发之姿,年轻人都在拼命活出精彩,“铁饭碗”与否不再是工作的主流,也早就被抛弃在历史词汇中。
一个娃的理由都被抛弃了,你还要坚持铁饭碗的标配:只生一个娃?
闯了那么多关卡,你确定要折在二娃上?
读书赶上扩招,大学毕业不包分配了;出入上百场的招聘会,有了一份可以经营的小资本;赶上市场经济高潮,在房价珠峰上买了房;结了婚安了家有了娃,生活也越来越好。迎头又碰上二胎政策,要还是不要?未来能不能背负两个孩子的话费,没有压力且富足的生活还能不能继续?闯了那么多关卡,难道真的要以拒绝新生命为终结?
想生不能生是遗憾,能生不敢生是悲哀。所以能生,二胎一定得要!
以物质为名不生二胎,也是没活明白
人丁兴旺、 多子多孙多福气真的有道理,看看这两张图:
家庭照对比图
一张朝气蓬勃,一张暮气沉沉,谁都知道福气和幸运不会光临在颓废之人的身上,家庭又何尝不是,即使分歧争吵也是一种热闹,一个家庭过的不就是人气!同学的父亲宁愿舍弃政治生涯也要添口人,让家里多份生机,孩子总是需要有一份血脉上的倾诉之人:物质、情感、压力、父母……….,在你暮年之际是要看到一份孩子们勃发之气还是同样的暮气之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