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并不难,因为这成功其实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不是孩子一定要考了100分才能让她体验到成功,她作文得了20分也可以让她体验到成功。
父女俩聊得十分开心。刘京海问:“你觉得以你的实力,在班里成绩应该占多少名?”女儿想了想说:“前十名。”刘京海和女儿拉钩:“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多月后,施月芳再去开家长会时,老师拉住她的手,不停地感谢:“谢谢你们家长配合,思灏成绩进了前十名!”
施月芳回到家,对丈夫说:“我没配合老师啊。”刘京海“嘿嘿”一笑,说:“我可配合了,‘昧着心’地夸奖妹妹作文好,她愿意写了,写得多了自然就写好了。再比如,孩子画画不怎么样,可你说她两句好话,她就愿意多画,画多了肯定就比过去好。反之,你说她画得不好,她就不画了,不画了就肯定永远也画不好。道理就这么简单。”
施月芳连连点头。刘京海又说:“父母与老师是可以影响孩子的,而最大的作用是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识,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爱情要经验,鼓动女儿练习恋爱
想让孩子学习好,就得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刘京海很注意在琐事中培育思灏的自信。女儿第一次煎鱼,他连说好吃。女儿第一次自己从学校回家,他赞不绝口,还兴奋地要女儿说说是怎样过马路的。小思灏说:“我让一个叔叔拉着我过马路,那家伙是坏人,过了马路还不松手。我就低下头,咬了他一口,撒腿就跑!”刘京海笑出眼泪,说:“人小鬼大,明天还自己回家!”
小思灏从这些小事中找到了成就感,这成就感又激发了她在学习中渴求更大的成功,加上她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读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成绩总在全校前三名。同班一个男生,无论如何努力,总是排在思灏后边,绝望之下给她取个外号叫“灭绝师太”。
高三时,别的家长急着给孩子请家教,各科从头到尾让家教给孩子再讲一遍。刘京海认为大可不必,只找了一位语文老师给思灏的语文把一把脉。老师查出阅读理解是思灏的弱项,然后有针对地让她做了些练习。思灏高考时,语文得了139分(满分为150分),她的高考作文《文化的传承》刊载到了《文汇报》上。刘京海拿着报纸,饭桌上一边读一边叫好:“‘有一种文化,其实无所谓好坏,但你得尊重她……’啊,我写不出来!”
思灏考上了复旦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世界经济专业。那时香港中文大学也要录取她。刘京海心里盼着思灏去香港读书,但他很尊重女儿,只帮她分析两个学校的优劣,让她自己做决定。思灏从小就有复旦梦,于是选择了复旦。
女儿读大一时,刘京海总问:“有没有男朋友啊?”思灏说,没有。刘京海就说:“谈一个嘛。谈恋爱也需要学习,没有恋爱经验,将来你怎么能找到最合适你的男性结婚啊?”女儿有了男朋友后,他开玩笑说:“最近换人了吗?”思灏笑道:“爸,我可没那么花心。”妈妈一听紧张了:“没吹吧?妹妹,你可别让别人给骗了。”刘京海说:“别人骗她?哼,她不骗别人就是好的。”
正因为父亲给了很多自由,所以思灏没有成“书呆子”,她知道上海哪一家餐馆的菜好吃,也知道怎样穿衣更时尚漂亮,有时刘京海会夸赞道:“妹妹,你该去开一个班,教人如何搭配衣服。”
思灏烦恼时,会一个人坐火车到杭州,在西湖边柳荫下静静地坐一天,看湖里的天光云影。刘京海知道了,也称赞说:“这小姑娘,有个性。”是的,刘京海希望女儿的生活丰富多彩。他鼓动学经济的思灏炒股票。他拿出两万元说:“赔了是老爸的,赚了是你的!”
在父亲的支持下,思灏还去摆地摊卖足球。刚卖了几只足球,城管就来了。思灏立即笑着递上一个足球说:“您这么帅气,肯定喜欢踢足球吧?”城管说:“我不会踢足球。”“那送您儿子吧!”“我还没结婚。”思灏眼珠一转,说:“不收也得谢谢我啊。”城管说:“谢谢了。”看着姑娘大大方方地背着足球走了,城管也愣了:“怎么没有没收她的东西,反倒是我谢她呢?”
大一读了一个月,思灏回到家皱着眉对父母说:“当初报世界经济专业时,只因为它是复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不想浪费分数才报的。现在才发现,我对经济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我要回来读高中,明年考清华大学建筑专业。”
妈妈大惊失色,连忙说:“你疯了,考上复旦还不上!”
女儿涨红了脸:“上不上是我自己的事!”刘京海心里明白,女儿这个年龄正是反叛期,父母越是横加干涉她肯定越要做到底。他沉吟了一会儿,诚恳地说:“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做主。但是,能不能读完这一学期,再做决定呢?”
女儿点头。一个学期读下来,思灏不想退学了。